快捷导航

2020年国际教育生源家庭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10|回复: 0
发表于 2024-6-2 12: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9月开学之初对全国20余所国际化学校的招生情况的调查也表明,受到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国际学校高中阶段的招生工作受到较大打击。有学校的招生主任认为,高中学生家长不是不认可国际教育,但出于升学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双重考虑,在择校时更为慎重。新西兰文化交流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https://socialnaturemovement.nz/





而一线城市低龄孩童的家长,大多是80后甚至85后,由于自身教育程度较高,对基础教育国际化认知程度也较高,同时因为升学压力较小,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学校择校的主体。




疫情之后,中国家长对出国留学的选择变得更为冷静和理性,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多方因素的综合考量会更多,对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质量的关注和反思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家庭对学校所在城市的选择也更加敏感,为继续接受更纯正的国际教育,同时也有部分家庭出于安全考虑,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选择到香港或者回到内地求学。




此前曾报道双轨甚至多轨制办学将成为未来国际化学校的重要发展方向。择校展多位家长的看法印证了这一观点。很多有出国想法的家庭在学校的选择上都力求稳妥,更青睐有多元出口的国际学校。




家长选择国际教育动因分析




不同的家长选择国际教育有不同的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是大多选择国际教育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应试教育也助推部分家庭把对优质全人教育的追求转为国际学校。




中国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大批中产阶级崛起。根据胡润百富对中产家庭的界定:一线城市年家庭收入为30-150万,新一线及其他城市家庭收入为20-150万的城镇居民。截至2018年8月,我国大陆地区的中产阶级数量为3330万户。




此外,根据《2019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大中华区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富裕家庭共有494万户;拥有千万元人民币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共有198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家庭为超高净值家庭,共有127万户;拥有3000万美元的家庭为国际超高净值家庭,共有84万户。




这些富裕家庭、高净值家庭以及部分中产家庭对子女的国际教育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视野也更加全球化。他们期望培养孩子双语或多语种能力,同时发展各项综合素质,形成他们未来在商界、政界和学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偏好于高品质与国际化的教育消费选择。




家长对海外优质高等教育的追求




从全国家长端择校意愿调研结果显示,全国42%的家长群体选择民办国际化双语学校的原因是出于对传统应试教育不满意或不适应;42%的家长是为了出国留学;34%的家庭是因为孩子喜欢国际化教育方式。




当今中国体制内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学生能通过高考进入985211的学校概率远远低于参加国际课程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的概率。国内不少家庭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实质上用家庭财富降低孩子在学业上的竞争压力。




此外,国内高等教育与英美高等教育在学术以及管理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缩小,也是众多中国家庭选择出国的重要因素。根据英国教育咨询QS在2020年发布的《疫情影响下留学生白皮书》,48%的中国学生决定延迟到明年上学,而只有4%决定放弃留学计划。由此可见,即使在多种因素的辐合作用下,中国家庭对出国留学的偏好仍未改变。




国际学校的生源总体规模可达150万人




根据国元证券《教育行业2018年下半年策略报告》,国际学校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渗透率为3038%。由于近些年国际学校蓬勃发展,出现地域扩散化、收费层级化现象,更多人有机会入读收费相对亲民的国际学校,富裕家庭和部分中产家庭开始热衷于为子女选择符合自身消费层级的国际学校。




根据《2020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统计,如按照资产600万的富裕家庭总计494万户,国际学校渗透率为3038%的比例测算,以每户一个适龄入学者来算,国际学校的生源总体规模可达150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游趣生活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游趣生活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3003585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