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关于: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以红书执笔,续红色精神,绘华夏家国

[复制链接]
查看: 10|回复: 0
发表于 2024-8-5 07: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红色家书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是珍贵的革命史料,更是质的红色教育资源。在了解革命史、形成良好家风教育,培育时代新人、赓续红色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为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学子组成徐海红色家书课题践团,于2023年7月14日起,先后前往江苏徐州、淮安及周边多地,进行暑期下乡践活动。地走访红色家书留存地,追寻红色印迹,探访家书后人。大学生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https://www.xyhdw.cn/




图1:团队成员与陈延华老人及老伴合照


一、追寻家书真迹,探寻英雄故事。  为重温历史、了解家书时代背景,团队成员前往徐州市沛县档案馆追寻当地家书原稿。在副馆长孙念联的热情帮助下,团队有幸采访到了曾与部队失联七十四年的战斗英雄李勇后人李磊先生,并看到了战斗英雄李勇至今尚未修复的家书原稿。

羊山战役万福河阻击一战为挺进大别山打开了通路,而李勇却因伤势严重法跟随部队继续前进,遂转入冀鲁豫军区荣教院养伤。在治疗期间,英雄李勇向家中写了这封平安家书。由地下交通员一站站传送至沛县,后由家人藏在茶壶埋于地下直至建国后多年。


图2:团队成员走访沛县档案馆,采访李勇老先生

二、品读家国情怀,赓续红色精神

  以红书执笔,国破血染山河前,以一敌百,字字酌情诉亲言。新四军刘老庄连指战员李云鹏在家书中的一句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已报此恩。儿现已将亚光改为云鹏,请父之(指)教指。展现了家国情怀的完美写照。1943年3月18日,刘老庄连与日军奋战到底,面对1600多位日伪军的重重包围,全连82位官兵曾打退敌军五次进攻。而82位烈士有81位均为沛县人士,却仅有李云鹏一位在战前写了两封平安家书。将亚光改为云鹏,将鹏字中的一横用火代替,均展现了他参与革命的高涨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图3:团队成员拍摄的李云鹏家书原稿

  为深入挖掘李云鹏家书的背后故事,团队于7月15日前往淮安市前往八十二烈士陵园,并拜访了烈士李云鹏之妹李爱云女士。在烈士陵园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畏,用血肉之躯为民族奋战到底。


图4:李爱云奶奶讲述李云鹏及刘老庄战斗故事

从徐州来到淮安,从19岁到年过七旬。作为李云鹏烈士的妹妹,李爱云女士已在淮安为八十二位烈士守灵半个多世纪,多年来,她偿在全国为青年学生、部队、新员义务宣讲了2000余场,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的伟大事业。

、研学家风教育,深入风建设

  除了探访那些在战火中经历风雨飘摇的红色家书,为探究对现代青年史学习和家风教育的重要作用,团队于8月8日前往徐州市铜山区矿乡协调中心拜访徐州市首届比较美退役军人惠本杰先生。从祖父辈从军到伯父从戎,受家人从军和入的影响,惠本杰先生也入伍度过了10年的军旅生活,在退伍后工作时,其荣立战功的伯父惠培士对其退伍转业后前往工作泼墨挥毫,一封劝勉的红色家书处处蕴含着殷殷关切与谆谆教诲。望后辈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为奉献。提醒其服务人民、做好楷模。惠本杰义务献血30余年并签订了遗体捐献书;帮扶残疾人之家为盲人孩子点亮一盏明灯;尽全力帮助年轻人解决就业问题不体现了螺丝钉精神,发挥员的带头作用。
图5:惠本杰为团队介绍家书内容和员精神

四、从乡镇一隅,回顾百年史

  铁血军魂凝于红旗之下,浓浓国情聆听革命号角。8月8日,一栋普通的乡村小楼,两扇对开的锈青铁门,老兵红传馆五个大字映入人们的眼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77岁老兵陈廷华为我们在徐州市刘集镇丁孟村自家小院掀开了峥嵘岁月的一隅,瞥见了建百年的壮阔山河。

从19岁参军,退伍后又扎根矿山煤海,一干就是27年。如今他又自费将家中小楼建成红传馆,在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珍藏了大量的革命文物,为红色文化的发扬添砖加瓦。其中,没有就没有新展览区展出的报纸是从100多万张报纸中精心挑选的,时间跨度有约100年,从六个篇章系统地展示领导下民族解放、单独及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图6:老兵陈延华及老伴赓续红色精神



  一门两代从戎,薪火相继报国。受陈廷华熏陶,儿子陈伟、陈营相继入伍,光荣地加入。在儿子入伍期间,陈廷华多次写信教导儿子不怕吃苦、报效,这封家书也令周围军人动容,全连传诵。家书字字句句让众人看到了陈爷爷一生为为国的信念和薪火相传的真写照。

红色家书是用于红色教育的宝贵资源,其宣传教育工作需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研学红色家书,不仅为重温历史、了解其背后的动人故事,更要学习并弘扬红色家书中革命先辈们的红色精神。希望这些红色文化能够在每一位人心中扎根,在更多的青年学子心中开出新的红色果。


通讯员:李晶、张依鹤

图片:陈伟

指导老师:宁敏



(封面图为图1:团队成员与陈延华老人及老伴合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游趣生活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游趣生活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3003585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