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聊聊安徽财经大学咫尺青绿队赴皖南多地对林下经济开展调研

[复制链接]
查看: 13|回复: 0
发表于 2024-8-7 08: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财经大学咫尺青绿队赴皖南多地对林下经济开展调研8月15日至8月21日,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咫尺青绿队立足林下经济课题,以乡村振兴背景下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新路径探索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访宣城市绩溪县半坞村、解密山市绿野仙踪西溪南、走进池州市茶山村,从林下种植、森林旅游等方面对皖南地区林下经济展开调查,通过地考察发现:林下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经济潜力,但是仍存在如集约化程度不高、投资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咫尺青绿队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校园活动的最新消息可以到我们平台网站了解一下,也可以咨询客服人员进行详细的解答!https://www.xyhdw.cn/


团队走近绩溪林业局,据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64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60万余亩、林下养殖面积18万亩,采集加工利用林地面积310万亩,森林景观利用面积257万亩。一是林下中药材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创成安徽省十大皖药基地2个、市级大产业林下精等中药材示范基地2个,年产精200吨;二是林下培育食用菌收益稳定,林下种植香菇25万棒,年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150吨。


图为团队队员向绩溪林业局林下经济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绩溪县蓄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产业多样化、规模化逐渐形成,辐带动农民参与程度不断扩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态可持续发展。2022年底林下经济产值达35亿元,带动全县195万人从事林下经济工作,增收5900万元。



与茶农互动,看多元化林下种植业齐发展


图为咫尺青绿队成员在绩溪县半坞村地调研林下+茶叶模式
8月15日,咫尺青绿队来到绩溪县大障村,走近山核桃树林,和当地农民深入互动。在采访中了解到,将茶叶种植在大片山核桃树林下是为了充分利用酸性土和土壤空间,让多方作物更好地汲取阳光和水源。茶叶的附加值较高,在不同时节采摘茶叶,可以制毛峰、草青等种类多样的茶叶,收入可观,因此当地茶农较多。精和茶叶交错生长,作为一味中药的精,功效众多,农民们会在春秋采摘,留一部分自己食用剩余部分用来出售。在当地农民的讲述中,可见林下种植业前景可观,是绩溪县林业经济的一大重要来源。

  赏森林景观,绿野仙踪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图为咫尺青绿队地考察山市西溪南林下+旅游模式8月17日,咫尺青绿队前往有着苍绿之舟,人间故里之称的西溪南古村。夏末秋初,村落仍绿意盎然,翠想法滴。现版绿野仙踪尽收眼底。据山的团队成员介绍,西溪南这座古村落相较于皖南其他古村,显得不太合群。大多数皖南古村选址多是依山傍水,唯独西溪南一片旷野,盆地地貌,方圆数十里一马平川,树林和溪水相依相偎。焕然一新的地貌吸引着众多游客。作为林下经济中的森林景观,这片古村落为当地旅游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咖啡小屋、文创商店、果酒小铺精致典雅,游客们在参观完别具一格的森林景观后也可在此休息。林下经济助推旅游经济,森林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团队成员在地调研的过程中随机采访游客,游客表示来这里是因为这里自然环境好,大片的森林湿地提供庇荫,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感觉身处绿野仙踪的童话世界中。



看药茶联姻,林下套种双收益


图为池州市茶山村村支书带领咫尺青绿队走访油茶+精生产基地8月21日,咫尺青绿队成员一同前往池州市茶山村,看当地特有的林下套种景象。在与村交谈后我们了解到当地村民利用油茶和精成熟期之差,错开时间分别培育两种作物,充分现了收益连续化和土壤有效利用。油茶林下种植精也是考虑到精喜半阴湿的生长环境,而油茶林恰好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精的种植又能为油茶松土,两者互惠互利,难怪当地调侃道它俩联姻是再合适不过喽。这种林下套种模式也有益于当地的农民,两种作物的成熟期不同,农民能从中获取不错的收益。可见,套种模式的林下经济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过去的茶山村经济欠发达,近些年,村里盘活荒山荒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村集体参与分红。今年,茶山村再次和种植大户合作,探索地上油茶,地下精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油茶树挂果前的几年空闲期,以种植油茶林、套种精中药材为主导,推动茶药联姻,发展林下经济,填补油茶基地前期经济效益的空白。

咫尺青绿队在多天的调研中看见了多元化的林下经济,也从农民、游客和村镇的口中感受到了林下经济丰收的喜悦。有感于山区经济模式发展的多样化和创新化的同时,也在思考着林下经济的新型质发展路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游趣生活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游趣生活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3003585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