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频频发布的种种政策中,电力现货市场与配额制等利好消息,似乎预示着光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更高的比例。但不容忽视的是,储能和微电将成为高比例发展分布式光伏需要越过的两大关口。据相关报道,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引领着市场行情的变化。爱旭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 聚焦光伏发电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光储用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太阳能电池、ABC(All Back Contact)组件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https://aikosolar.com/cn/business-owners/
北控清洁能源执行总裁、北控智慧能源董事长王野表示,如果光伏发电不管电是否需要、即发即卖的话,那光伏和电之间就会出现刚性、不友好的被动接受和被动交易关系,当光伏发电占比小的时候问题也比较小,但如果光伏发电达到%甚至50%的高比例后,恐怕电、工商用户和居民都会难以接受光伏发电“时有时、时多时少”的情形。
波动性问题是平衡光伏和电两者关系的首要问题。王野认为,本身分布式光伏对电就有强依赖性,分布式光伏穿透率的提高也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一系列挑战,比如需要增加备用电源,改变和完善配电系统的运行和保护机制来维持稳定等。现在电要求接入容量不大于上级变压器容量的~%,是为了保证自身运行安全提出的一个统一的保证限制,而目前分布式光伏在电中的容量也就还不算太高,但并不是大于%就不安全,这仍旧取决于各个区域内的际负荷情况。
整个新能源行业对由于发电波动性造成的安全问题和消纳问题并不陌生,有业内人士认为消纳问题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储能技术的发展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命脉”,“光伏+储能”势在必行。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公开表示,作为微电不可缺少的部件,我国现有储能技术其已胜任其责。他建议,“光伏+储能”应该加紧演示,以切验证经济效益。
“光伏+储能”不仅能提供备用电和不间断供电,也可通过削峰填谷获取电价套利。以上海市千瓦的工商业用户两部制电价为例,非夏季的峰谷电价差是千瓦时,夏季时峰谷电价差是千瓦时,如果光伏全部自发自用,则“光伏+储能”的投资收益为“自用部分电费+上电费+光伏补贴+峰谷电价”,工商业用电峰谷差有利可图。
王野表示,现在是燃煤电站、燃油电站、化石燃料电站承担调峰作用,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持续扩大,就需要通过储能来承担调峰。在削峰填谷、分时调度、调频调峰等方面,储能势明显,在降低储能系统成本方面空间巨大。
不过同时有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储能系统收益依赖于电电价,因此存在电费结算问题;此外,受季节性影响,储能可能难以获得稳定的回报与高经济性。
那么,作为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产能、用能基本单元,微电更可能在能源发展新趋势中率先发挥重要作用。在近期下发的多份相关政策文件中,也鼓励探索智能微电等先进技术,来现局部电内分布式光伏发电高比例应用。
我国在年发布了个新能源微电示范项目,微电将单一“光伏+储能”转变为多种能源的互补,但不少行业专家与企业认为微电“多能、多源、多机、多变”,运行控制充满挑战。
电力规划图片总院智能电部李振杰表示,储能系统是微电的粘合剂。受储能价格高企影响,微电目前在我国多应用于解决海岛、边远地区供电问题,现在正逐步走向区域能源络发展,但微电的发展,还需要在源荷储协调化运行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尚需进一步突破。
原文来源:能源报 |
|